美国打压油价手段_美国为什么压低油价
1.石油为什么涨价如此恶劣?买不到?
2.为什么美国能控制石油价格
3.高分悬赏!!历史上美国操控国际石油价格实例有哪些?另求俄格战争美俄博弈的影响(论述题)
4.国际原油下跌 是不是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
5.石油价格下降是如何影响卢布汇率的?美国是如何操纵的?
石油为什么涨价如此恶劣?买不到?
分析国际石油涨价的原因及落实我们国家应对的措施是急切的
国际石油价格,从去年开始,就基本上处于一种逐步上扬的态势。目前,世界石油的价格上升到每桶55美元左右。在美国入侵伊拉克之前,世界石油有涨有跌,但是基本都稳定在每桶三十美元以下。
对于中国来说,这些年我们石油的使用量大约在2.4亿吨左右。其中,自己生产的大约有1.6亿吨,进口大约有0.8亿吨。进口量大约占国内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面对世界石油价格动荡和上扬,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作出客观冷静的分析是首要的,并且拿出切实立即可行的措施出来,是非常现实的。
自从前苏联在国家政治上发生重大变化以后,美国就一直处于一种单边的国家行为之中。九十年代,美国对于世界还处于一种调整过程,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界之后,就变得更加有持无恐的地步。自从小布什通过一切手段上台之后,美国的内外政策和策略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过去世界,基本上从势的大流上看,有三种力量存在着。一种是以美国为首的一股力量,一股是以苏联为首的力量,还有是那些不结盟国家的力量。随着原苏联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化,使得那个激烈碰撞的敌对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是美国对世界的单边霸权的形成和行为。今后,世界面临的是一个维护和平和破坏和平的力量对比之中,所有的国家都必须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
美国在维系和扩张着他的霸权的时候,是通过军事和经济来支撑的。因为从政治行为上,美国已经失去了让全世界相信他的政治基础和道德行为准则。在这几年,美国在自己对外的所有行为上,始终就是保持住一种“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准则。什么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准则,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等等的一切,都对美国的对外行为没有任何意义上的约束。
在我们分析石油涨价的因素的时候,我们如果不首先认识到这一点,其他的都是一种妄言。
美国目前维系和扩张其霸权的手段,就如同上面所说的,只有两种。一种就是军事行为,一个就是经济行为。经济行为是首先的,也是整个国家所有行为的基础。而隐含在这经济行为中的核心,就是美元体系。对外殖民掠夺的方式,美国已经从十八世纪的最原始手段,发展到今天通过美元体系的运作,来达到同样掠夺世界经济的目的。我们千万不要淡忘发生在九十年代的东南亚经济危机,还有就是这些年经济困境不断的南美经济,值得现在的中国政治家们好好研究和应对。特别是发生东南亚的经济风暴,我们国家更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来对待。
美元体系的建立,是有历史时间过程的,是从英镑的世界地位上转承过来的。从英国的殖民历史,要研究出英镑建立的历史进程。并且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前后过程,看看美元体系是如何建立、转承和变化的。而目前石油价格上涨,其实是美元体系变化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今天的世界石油的价格变动,不能再简单认为就是一个世界石油需求的变化引起了石油价格的变化。因为从这一两年世界石油生长和消费上看,世界石油的供求关系并没有发生重大的矛盾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关系的是,那个维系这世界霸权的美元体系,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危机。只是在这个危机没有全面彻底爆发的时候,美国在通过一切手段在挣扎着。关于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关心的人可以通过七十年代石油危机和这次世军石油价格剧烈变化的原因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他们是严格不同的两个方面的问题。
现在的世界,是大多数国家都直接和间接地大量持有美元。也就是说通过美元的“坚定信心”,使得一些世界上很多人和很多的国家在相当程度上都持有大量的美元。而且,通过以美元为交易方式的金融衍生业务,又使得很多外国的投资者对美元的衍生交易物是通过美元去持有的。美元的货币及货币的衍生虚拟化,使得美国目前对于世界存在着大量的放债行为。而这个放债的过程,美国是更本不希望偿还的。通过变换方式,可以使得那些通过物流方式获得财富的人,通过美元体系的转化,使得这些物流方式的财富在美国所得之后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了泡影。比方说我是一个设备商,通过设备出口获得一个单位量的财富。通过美国的金融方式,获得一种虚拟于货币之上的衍生物以电子符号的方式存留着。当这个电子符号所代表的真正物流价值贬值或者成为袍泡影的时候,就是美国无偿地占有了一个单位价值的物质。对于国内来说,肉是烂在锅里,无外乎是今天左口袋的钱倒到右口袋,明天右口袋的钱又倒到左口袋,物流价值方向并没有变化。
所谓世界经济秩序和规则,包括热衷得不得了的世贸协定,说白了就是美国人所制定的符合美国人利益的经济秩序和规则。在世界,特别是在中国,有相当程度的人,特别是在一个国家的领导层面上,为了一个所谓的协定还在那里欢欣鼓舞。不要说被冷静的国人所耻笑,就是那些获得最大利益者,在未来的历史当中都是不会有什么值得尊重的意义实现的,只是现在在一旁悄悄偷偷地乐着罢了。
维系着霸权,是有两个方面的。一个是维系霸权的代价,一个是维系霸权获得的利益。因此对于霸权的经济代价和收益,才是美国行为的真正准则。美国人从来是不会设计一个只有代价而没有收益的事情。在代价和收益之比上,收益率小了美国都是不愿意干的。这次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侵略占领,就是盘算之后感觉到可以获得最大利益才决心做的。因为这个过程可以给他带来两个最大利益,一个是经济上的利益,一个是军事上的利益。目前大家所看到的,只是经济上的利益,而军事上的利益又一次被人们所忽略和淡忘了。
至于代价,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的人说美国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死亡了一千多人,用美国人珍惜生命来证明美国这次战争是不值得的。这种论断是一片谎言,是最无耻的谎言。美国资本家从来就没有珍惜生命的概念,无论是对待世界人民还是对待本国人民,都始终是吸血成性的。所谓的廉耻,只是穿着礼物面对冠冕堂皇的公众场合的时候一副装神弄鬼的伪君子德行。对美国政治人物的认识,就从美国两百年间的原始积累到现代发迹的过程中的事实中去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用他们所描绘的假象当事实去认证,而是用历史事实去印证这些丑陋无比的贪婪群体们。
这次世界石油的大涨价,首先要看看这世界石油的掌握着是谁。通过这次石油价格的巨大变动,那些持有美元的人和国家,还能说什么?而对于美国来说,无外乎是再多印点钞票,讲电子符号上的数字改大一点。就如同一口锅,获得每碗汤的代价是恒定的。但是为了获得最大利益,最好的方式就是锅里的骨头可以一直放在那里,但是加水的过程是不断的。现在的美元体系的维持,其实就是美国一个不断“加水”的过程。只要是体系维系着,美国的“汤”就在那里叫卖着,“水”也就不停地加着。
为什么美国能控制石油价格
因为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崛起,美元成为了世界的主导货币,英国不得不承认美国建立的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普林斯顿森林体系,后来美国人耍无赖,废黜了金本位,美元不在同黄金兑换直接挂钩,这样美国就可以无限制的印钞票。想买多少石油就买多少石油,再通过期货手段控制。客观的说,美国还没有完全的控制石油,中东产油国联盟对石油的影响力还是存在的,中东战争期间,作为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报复,曾经对石油价格进行了操作。
高分悬赏!!历史上美国操控国际石油价格实例有哪些?另求俄格战争美俄博弈的影响(论述题)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将不复存在。
然而目前来看,全球石油供需大体上仍然是平衡的。那么,为何当前国际原油市场油价一涨再涨呢?其实,油价的上升,更多的是人为因素,而非经济需求使然。美国等西方大国的渲染和操控,对它国石油资源的抢占,以及产油地区的安全形势,是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症结所在。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大国,占世界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美国也是第一大原油进口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3%。油价高位震荡,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和军事扩张息息相关。
一是利用美元、黄金和石油的比价关系,疯狂套利,操纵原油期货价格。每次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都能看到美国的资本黑手,比如,2008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全球经济低迷,石油价格大涨,严重背离了供需原理,期货市场根本不受美国政府监管,美国政府表面上打击投机炒作,实际上是美国政府和华尔街的联动。
二是通过战争和其它手段渗透抢占石油资源。发动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致使盛产石油的国家战乱不断,同时也影响了周边地区。美国的反恐战争,也直接影响市场的预期。伊朗作为世界第二大储油大国,不仅受到美国经济制裁,还受到战争威胁。无论伊拉克战争还是潜在的对伊朗的战争,无不给世界石油市场带来恐慌,造成油价动荡不定。美国还通过阿富汗战争,对中亚地区进行军事和经济渗透,通过参加石油开发等手段,竭力占有中亚及里海的石油资源。美国跨国石油公司已获得里海16%的石油资源,加上美英合资企业,两国已控制里海27%的石油资源。美国还对非洲发动能源攻势,目前非洲石油已经占美国石油进口总量的20%。美国凭借军事和经济实力,操控全球70%的石油资源及石油运输通道。对此,俄罗斯做出果断反击。2003年10月25日,俄罗斯石油大亨、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霍多尔科夫斯基试图将他的尤科斯石油公司主要股份出售给ExxonMobil公司。欲将俄罗斯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出让给的外国公司,实际上是一家美国公司。岂能轻易让其得逞?正如俄一位政府高级官员说,霍氏想出卖石油,这对克里姆林宫简直是一个“灾难性的事件”。目前,俄罗斯和美国在叙利亚的对峙,美国与中国在南海、东海和缅甸的角逐,都是为了石油资源。
三通过美国的原油库存变化,影响国际油价的市场预期,对国际油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在遇到国际油价上涨的时候,根据自身需要,或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以期达到抑制油价的作用。或国际油价越是上涨,则越是扩大石油战略储备,不断增大世界石油供给的压力。
四是国际石油的定价权也主要操控在美国手中。世界产油储量前十名的沙特、科威特、加拿大、阿联酋、利比亚都被美国控制,国际市场上石油直接以美元定价,因而美元不断贬值也导致油价不断上升。据计算,美元贬值10%,就会使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上涨7.5%。美国在控制美元和石油定价权上同样实行“单边主义”,以图保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有评论指出,美国把石油作为经济武器,其目标主要对准中国,以遏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际原油下跌 是不是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
是的,是美国有意识打击俄罗斯的手段
普金这十年,俄国实际上已经去工业化了,全靠资源出口过日子,过去的十年里,油价高企,所以毛子的日子过得很好
但现在,毛子出口的60%源自资源出口,政府财政收入的40%和石油相关
按照毛子财政部的估算,只有当国际油价在114美金的时候,财政才能平衡
现在老美就是抓住毛子的这个短处,打压油价,迫使毛子让步,昔日老美就是这么玩死苏联的,现在轮到俄罗斯了
请看,现在油价直逼60美元,对毛子的经济影响非常大
毛子央行的确保汇率的工作已经失败,毛子的养老金发放也出问题了
石油价格下降是如何影响卢布汇率的?美国是如何操纵的?
(一)卢布汇率如何受油价下跌影响。不管是哪种国家货币,卢布也好,还是美元、人民币,都是以国家政府信用背书的法定货币,与贵金属、外汇及其他实物资产脱钩的。法币本身并无天然价值,离开政府信用就是废纸一堆。主权货币被动地发生持续贬值,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法币时代的货币贬值一般指在外汇市场上主权货币相对价值的下降。一般来说这只能是由其发行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国际收支赤字造成。卢布贬值所代表的,也就是俄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赤字:
经常项目包括外贸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
资本项目则包括国际间股票、债券、证券交易与境外存款。
两个项目发生赤字,就是指出现境内的资金向境外净流出,国内市场银根抽紧,经济活动陷入萧条。站在投资者的角度看,国际外汇市场上对卢布需求的急剧减少,抑或俄国国内对美元及其他外汇需求的剧烈扩张,都能带来卢布贬值。
原油价格下跌给俄罗斯金融造成的影响有三:
一、外贸收入减少;
二、海外投资的撤离;
三、税基缩小导致的政府财政状况恶化。
油价低对产油国来说结果都一样:出口同样多的油气,收入却变少了。收入减少,石油出口企业与银行系统结汇所需要的本币就会减少(国际市场对卢布需求减少)。
外资撤离通常会早于外国投资者对石油价格信心整体崩溃而发生。一部分人出于避险目的,加紧抽离已经投入俄境内的资本,将有关项目股份、机器设备等变现,置换为外汇资产,带出境外;另一部分已承诺投资的,也会及时止损,中止合作。通过股票市场持有俄罗斯石油公司、油田服务企业股份的,则会迅速抛售,用这部分卢布的流动资金购买外汇进行跨境撤离(俄国境内对外汇的需求急剧增加)。这些金融活动无疑会消耗大量俄央行的外汇储备。
俄罗斯在叶利钦执政的晚期就开始支持国有资本兼并控制石油工业,因此目前国营资本占据该行业相当比例的股权。与此同时,该国对原油开采征收特别收益金(国际惯例),还对出口原油征收一定比例的出口税。油价下跌导致的税收流失,使得政府预算无法落实,为填补缺口,弥补财政所需,俄央行就会被迫用外汇储备购买更多计划外的政府债券。这在帮助政府度过财政危机的同时,当然就消耗掉央行的外汇储备。
其实俄央行自己也承认,在前一阶段为干预卢布暴跌已经动用了不少的外汇储备。在主权货币疲态已经得到地缘政治或重大市场因素背书的前提下,这类主动干预往往是饮鸩止渴,投资者(既包括境外也包括俄境内的)出于获利的天然冲动,会义无反顾地同央行对赌。无论俄央行购回多少卢布,抛出来的外汇都会被市场消化殆尽,直至央行金库告罄。待到俄政府信用破产为止。
(二)美国操纵石油市场有4种手段。
第一,美国政府说服本国石油公司限制开采量。最近5年尽管油价很高,但美国石油巨头的开采量一直保持在一个水平上。
第二,美国的忠实盟友沙特阿拉伯愿意执行美国的战略,没有表现出大量增加石油供给以打压油价的愿望。
第三,纽约期货市场的大量投机倒把行为是石油价格增长的推动力。毫无疑问,在那里定调的是美国人,每天大量的期货交易推动着油价上涨。美国政府还有其它一些方法来操纵油价。
第四、美国充分运用自身影响力和主导性,以市场作用调侃市场、调侃价格、调侃技术、调侃心理。例如,在国际资本市场表现不佳、低利率和疲软股价中,美国将有实力的投资机构和投资者招募到国际石油市场,将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资金转移至石油市场。国际石油价格高企不仅吸引了国际汇市上的资金进入期货市场而对美元贬值产生助力,而且并没有导致美国因进口原油造成巨大损失,其中核心在于美元效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